【1977高考同學會】西南大學退休教師朱盤慶:高考恢復時兒子已經10個月,妻子把考試機會讓給瞭他

【1977高考同學會】西南大學退休教師朱盤慶:高考恢復時兒子已經10個月,妻子把考試機會讓給瞭他

來源:實況新聞-重慶時報2017-11-28


(已經70歲的朱盤慶向記者展示自己保存的老物件)

“親愛的新戰友,戰鬥的1977年過去瞭。正當我們以豪邁的步伐跨進瞭光輝燦爛的1978年的時候,你們被錄取入我校學習。”

經歷瞭40年時間的沉淀,這封紅通通的歡迎信,如今在已經退休的西南大學教師朱盤慶的手上保存尚好,仍未褪色。

19歲時高考延期,30歲時高考恢復,朱盤慶至今都還記得40年前飛奔著到皮件廠裡拿錄取通知書的一幕。作為被重慶師范學院化學系錄取的第一批帶薪走讀生,朱盤慶深知,能通過這次特殊的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,首先要感謝的就是妻子沈宗玉。

高考延期 接班進廠當瞭工人

在位於渝北區人和的傢中,實況新聞-重慶時報記者見到瞭今年已經70歲的朱盤慶。老人口齒伶俐,記憶清晰,向我們展示著當年的準考證、學生證和入學通知書等眾多小物件。

“這場考試改變瞭我整個傢庭的命運。”作為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首批學生,朱盤慶至今都還記得1966年6月13日教室廣播裡響起的消息,高考延期。

(朱盤慶至今仍保留著當年重慶師范學院對新生的歡迎信)

“我是重慶六中高66級應屆畢業的學生,在畢業參考前聽到這個消息,正卯足瞭勁復習。”高考延期的消息對朱盤慶來說,無疑是個“晴天霹靂”,讓他手足無措。

原來,初中畢業後,傢境並不富裕的朱盤慶本來準備報考學雜費、生活費全免的中專,但後來初中老師覺得他念書有天賦,如果不讀高中、大學太可惜瞭,“老師親自上門說服瞭母親,最終我才得以報考瞭六中並被錄取。”

原本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,可沒想命運給朱盤慶開瞭一台中通馬桶價錢個如此大的玩笑。

(朱盤慶當年的學生證)

之後,1969年,朱盤慶下鄉插隊到瞭酉陽,認識瞭後來的妻子沈宗玉。

1971年10月,朱盤慶以母親病退的理由頂替母親回到瞭重慶城,在重慶皮件廠當瞭工人。

學徒工、轉正、一級工、二級工,憑借著過人的天資,朱盤慶在廠裡站穩瞭腳跟。

1976年,朱盤慶與沈宗玉結婚。第二年,孩子出生,一傢人的生活似乎就要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瞭。

(朱盤慶給記者看當年讀大學時的自己)

但另一顆“晴天霹靂”,炸開瞭朱盤慶和沈宗玉台中抽化糞池平靜的生活。

1977年10月21日,《人民日報》頭版頭條發表《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》,宣佈恢復高考。這次延期,足足延瞭11年。

僅14天復習 兩個人隻能參考一個

兩人開瞭一次傢庭會議,會議的主題是要不要去參加這次特殊的考試。朱盤慶和沈宗玉都是六六級的高中和初中的畢業生,學習成績都不錯,倆人都想去試試。

“娃兒當時還不台中馬桶不通到1歲,我們倆工作都相對穩定,所以去不去參考大傢很糾結。加上這麼多年沒有碰過書本,我們都沒把握一定考得上。”

在朱盤慶和沈宗玉猶豫的時候,越來越多的同學陸續報瞭名,還托朱盤慶到育才中學的嶽父傢中去找些高考復習資料。

(朱盤慶保存的老物件中不乏當年珍貴的準考證、入學通知等)

看到不少當年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都去報考瞭,此時已經30歲的朱盤慶終於還是坐不住瞭。但誰去考,考起瞭娃兒誰照顧,這些仍影響著朱盤慶的決定。

此時,妻子沈宗玉主動提出瞭退出,“我勸他說,我在機關的工作更穩定,適合照顧娃兒。”在距離開考僅14天的時候,朱盤慶終於下定決心,花瞭五角錢繳瞭報名費。他對實況新聞-重慶時報記者直言,推動他參考的主因是在當時廠裡二級工月工資是40.5元,但大學生月工資能有58.5元,“我希望通過上大學改變現狀。”

僅有的14天復習時間,朱盤慶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。報名後,朱盤慶東拼西湊瞭些復習資料,早晚仍需要到江北董傢溪的皮件廠上班,隻有休班時間可以在牛角沱的傢中復習。看例題、背公式,再根據例題解習題,朱盤慶首先放棄瞭《語文》《政治》學科的復習,《數學》科就大致瀏覽記憶,重點轉向瞭《物理》和《化學》。

(照片記錄著朱盤慶當年讀大學的歲月)

朱盤慶現在仍記得當年走進十八中高考考場的情形。

“我在開考前上廁所的時遇到瞭以前六中的體育老師。”出於高考恢復後的謹慎,這位老師沒有對朱盤慶表現出應有的熱情,但他仍鼓勵朱盤慶“好好發揮”,“事隔多年後終於站到瞭高考考場,他的話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力量。”

當起帶薪走讀生 既要學習還有顧傢

高考結束後,朱盤慶繼續回廠上班。錯過瞭首批發榜錄取後,1978年3月,朱盤慶被重慶師范學院(現為“重慶師范大學”)化學系補錄為走讀生。

“從領導那裡得知我考瞭江北董傢溪這邊的第一名,我立刻飛奔到辦公室拿通知書。”這一幕,朱盤慶說一輩子都忘不瞭。

1978年4月,離開瞭皮件廠,31歲的朱盤慶以帶薪學員身份入學,開始瞭大學生活。

(朱盤慶向記者展示當年的畢業照)

“勤勉”二字,是對那個年代大學生最好的概括。朱盤慶說,這個念書的機會對大傢而言,如此來之不易,“當時想的就是多學知識”。在聽報告或者開會時,他們會偷偷地解微積分習題;在乘公交車時,他會一手拉著扶手,另一隻手拿著手抄的英語單詞本背單詞;遇到難題時,他一定會絞盡腦汁思考、打破砂鍋問到底......

整整四年,朱盤慶每天6點起床,先到牛角沱街上為兒子買牛奶,再跑到公交站坐車坐到沙坪壩,因為走讀生無法安排宿舍,中午隻能蹭同學床休息一下,四年下來,他沒有一次遲到甚至曠課。

在他們班上,共49名學生,其中16名都是和朱盤慶類似情況的非應屆生,年齡最大的學生劉永懋當時已經33歲。

(朱盤慶當年的高考準考證和報名收費收據)

1982年2月,朱盤慶大學畢業,他回到瞭皮件廠上班,從事職工教育和技術管理部門負責人,此後又調到重慶市第二輕工業職工大學(現為“西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”)教書,直到退休。

看著爸爸如此努力,朱盤慶兒子的教育變得異常省心,大一時,兒子公派自費到新加坡留學,如今已在那邊安傢立業。

“如今,事實已經證明,正是40年前的那場高考,徹底改變瞭我整個傢庭的命運。” 朱盤慶至今仍如此感嘆。

實況新聞-重慶時報記者 李童彤 實習生 傅黎黎cqtimes2679963


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渝)字第336號

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:(總)網出證(渝)字第001號

公安備案號:50010802001001

網站備案許可證號:渝ICP備08000629號-6

網站備案許可證號:渝ICP備17001050號

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
投訴舉報電話:96128



時報APP二維碼掃描下載


arrow
arrow

    mgs628ws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